今天在看一个名叫“如何获取自己的第一份实习工作”的一个付费课程。在看的时候,脑袋里突然想象了一个场景:如果暑假投简历的时候,运气比较好,通过了筛选阶段开始了面试,这时候,面试官让我谈谈对996的看法,我应该怎么回答?
在谈论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里,关于企业工作制度大致走向会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部分的事情,想要持续性的发展,最后一定都是趋于稳定、平衡的。就像高中化学中,物质总是从不稳定的状态慢慢转变为稳定状态的,最后达到一个平衡(或者是动态平衡)。任何事情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因为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遵循的任何一个制度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把人生看成一个时间轴,从中任取一段,那都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想要回答上一个问题,我想我们得考虑考虑,我们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在《安妮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活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为了幸福?对,活着是为了寻找幸福,所以尽管每个人的活法不同,但目标是一样的。”我想,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幸福,寻找“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整天呆在家里,打打游戏、逛逛淘宝、刷刷微博,这种幸福是理性的满足,理性的自我控制,是基于灵魂上的满足,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更确切的说,这种幸福是生活里各个方面的平衡。让我们不至于为了还房贷整日整夜的不着家,不至于孩子哭着喊爸爸而爸爸却还在加班。我们追求的是生活上的一种相对平衡。
重回了“生活”这个词。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内容呢?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工作、学习、陪伴家人、朋友相聚、培养业余爱好等等。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996。你说马云爸爸说错了嘛?其实好像也没有。人本来就应该为了自己热爱自己的事业去拼搏、去努力奋斗,这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但是,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说这些,还是有些欠妥。他的影响力太大了,他说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各种小公司效仿,还会掀起一阵带有民众抱怨气味的巨大波浪。想想,阿里有钱,你让我加班,没关系,报酬到了好歹我心里也舒服点儿,至少付出和收入对等,这些收入也间接让我的家庭有了更多的物质保障。可是,这个社会更多的是小公司,就像生物链里的生物一般,其它鱼类的数量总是远远多于鲸的数量的。被“感染”的小公司boss讲话情景:大佬都发话了,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啊,同志们加油干啊,今晚加班。关于工资,分文不谈。
996不应该成为一个职业制度。我就问两个问题,第一个,能每天高效率工作12个小时,一周6天,工作业务比较多的时候可能整周无休,这样的人长期下来身体真的吃的消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长期这样做的人,家庭怎么样了?你的生活里除了工作,还剩下了什么?强制的996从长远的社会发展,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头都不是一个可持续化的方案。人们最终都是要回归生活的,工作永远都只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被剥削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当然是努力的提升自己。只要你有能力,很多公司都会向你抛出橄榄枝,这时候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个需要提醒的就是,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就业方向,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第二副业。很多情况,受生活所迫,我们被逼选择高薪职业,逼迫自己去学习,努力工作。这个时候,第二副业就可以从我们兴趣出发了。多去尝试,多观察自己对做不同事情的反应。前辈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总是幻想着毕业之后,工作的时候能全身心的投入,而业余的时间可以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每天下班回来,茶余饭后可以和对象手牵着手散散步,谈谈心,讲讲最近发生的有趣和困扰自己的事情,比如在阳台给我爱的花花浇浇水,有时间看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让它们生活得更好,比如周末完成了剩余的工作就可以懒懒的躺在沙发上看看喜欢的书籍,泡泡图书馆,逛逛书店。又或者在闺蜜生日的时候一张票就能跑过去带着她大吃特吃。业余的时间真的可以干很多很多的事情。
可是……这都只是幻想叭。当然啦,不管是不是996,还是要好好的学习呀。毕竟,即便不工作也还是要学习的,工作只是在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没有955也好,996也罢,活到老,学到老叭。
有问题?发送 issues 给我~